【教职工风采】读名篇《合欢树》,悟作家坚强人生

  • 作者:[db:作者]
  • 来源:德阳安装技师学院
  • 点击:12631
  • 时间:2023-03-24

史铁生是我最敬佩的作家之一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这个名字。

最先知道他,是在我高中的课本中。当时对他情况的了解来自于他的作品合欢树,这篇散文是教材中的课文,粗读并不觉得好,平淡无技巧可言,并不喜欢。这篇平淡无奇的文章怎么成了我们学习的范文?于是又多读了几遍,——好文章是需要多读的。每多读一遍便更深地理解作家的无奈无助以及他母亲的不易后来泪水竟充溢了我的眼睛。——真正好的作品直接触及到人心灵最美好最脆弱的地方,让人情不能禁,看到人性的伟大,这就是文学作品的最高价值。 作品语言不一定华丽,内容不一定新奇,也并不需要什么技巧,但却让读者深深感动。和巴金的著名散文《怀念萧珊》一样。写作的最高技巧,就是不需要技巧,因为你是在用心写作,笔与心合一了。

史铁生的人生之路坎坷。他高中毕业下乡当知青,淋了一场大雨后染上重病,最后全身瘫痪,当时他才二十岁。著名作家贾平凹有一句话是“生病的人不痛苦,痛苦的是病人的家属”,对史铁生而言,病痛不但折磨他的身体和心灵,对他的母亲又何尝不是?《合欢树》中,作者笔调看似平淡,实则处处见泪,处处见血,只一句“二十岁时,我的腿残废了——里面包含了作家的多少辛酸感受?对于他母亲来说,这又是怎样沉重的打击呢?

对于作家来说,在尝试了各种职业后,最终走上了写作之路。写作这条路是充满艰辛的,然而对于作家本人来说,也是别无选择。这一条充满荆棘,看似渺茫的路最终在作家和母亲的坚持下显现了光明。但他的母亲却在他成功之前(作品获奖),就已经黯然离世。我相信,作家本人更愿意他的母亲分享成功,希望他的母亲看到他们的坚持获得了成功——最终却不可得。

作家后来又罹患尿毒症。在年轻时,他还曾抱怨命运不公,但到了后来,他也就淡然接受,哪怕迎接的是必然的死亡。在《合欢树》中,他曾写道,母亲离世,可能是上帝看她太苦了,于是早早让她到天上去;那么,我想,当死亡在20101231日召唤他时,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对于他来说,一生的大半部分时间是在生病治病,小半部分时间在写作的人来说,这是不是一种解脱呢?——尽管如此,他的离去仍是让我们难过不已。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阐述了他著《史记》的原因,逆境虽然让人沮丧,但反过来能激发人的潜力——没有人想遭遇逆境,但一旦来临,你也只能接受它,面对它。

   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不一样。我们在路上,路上肯定会有荆棘,几乎没有人能一帆风顺,但我们无疑比其它人幸运,路途中虽然艰苦,但并未到终点;毕竟有的人的人生之路会很快到达终点,很短暂的结束,让人嗟叹当然,对每个人来说,终点都是客观存在的无论路程的远近,我们希望走得精彩些,无悔青春,无悔这一生。
 

郑红星